王静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“我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”的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今年以来,区人社局在我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,在人才引进、培养、招聘、服务等方面积极推进,取得了一些效果。我们真诚的希望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,推进我区人才工作上新台阶。以下是我们对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,请您多提宝贵意见:
1、人才制度。由区委组织部牵头,联合人社、财政、招商、发改、科技等部门,对人才制度进行顶层设计,进行人才制度创新,形成涵盖人才认定、人才引进、人才培养人才考评、人才激励、人才服务、人才投入等方面的制度体系,创建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。
2、人才政策。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,在省、市、区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,进行人才优惠政策的完善和创新坚持务实、高效、规范的原则,兼顾政策的灵活性和实效性,重点针对那些能够带来税收、拉动经济、促进转型的人才,在服务期内分期给予政策待遇,而不是一次性给予,引导相关人才长期为路北服务。对企业高管和高科技人才,可以论 证和探索与个调税相关的奖励政策,鼓励人才在本区购置成套家庭用房,分20年给予大致等于其每年所交个调税额度的住房补贴,以个人补贴激励引导其创办或办好企业,为我区带来长远的乘数效应的财政贡献。
3、人才引进与合作。一是高层次人才以柔性引进为主。对京津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,以“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”的思路强化柔性引进,促进以技术顾问、“星期天工程师”、合作参股等形式与本地企业对接合作,形成“人在京津,心在路北”的态势。二是发挥本地籍人才的作用。利用“凤还巢”等活动载体,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,靠感情和政策吸引本地籍人才回归,创造“衣锦还乡”的机会,引导他们为家乡服务。三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、校企合作平台。具体是搭建“三个平台”:(1)优秀高校毕业生吸引平台。总结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服务团路北行活动经验,深入开展与京津高校的合作,建立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实践基地,建立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枢纽。(2)技术智力引进平台。强化与浙江大学、北科大等重点高校的智力技术对接,为本地企业搭建引智平台,促进技术合作和转化,择机推动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在我区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。(3)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平台。加强与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、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联系,加强对我区政策环境的宣传,吸引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我区,同时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与本地创新创业团队的对接平台,促进双方合作创办企业。
4、本地人才培养。根据我区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,本地人才培养应侧重于技能人才。依托一职专的优质教育资源,整合其他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资源,为企业和培训机构搭建信息共享、服务外包等平台,致力于打造服务本地、辐射周边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。
您(们)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,请填写在“征询意见表”中,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。